2010年5月19日

寬容的理解與存在的勇氣

想起上星期上教育哲學時談到的,何謂"哲學"?
一直很嚮往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家們,成天所做的正事就是"思考",
在尚未聆聽美學課那來自拉斐爾<雅典學院>畫作的故事之前,
印象中的哲學總是流於泛泛之談,
雖然在約莫10年前讀過<蘇菲的故事>,當時除了對各家哲思充滿了崇高的敬意之外,
剩下的就是模糊兩字了.
在<雅典學院>中,拉斐爾描繪了哲學家,數學家,藝術家等人,
智者的殿堂裡,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不時交談,許多人圍繞著畢達哥拉斯求教,手執圓規的歐幾里德,持天文儀的托勒密...,整幅圖勾勒了求智的真.

回到哲學,到底學哲學求的是什麼?
老師只提出這句總結-追尋"寬容的理解與存在的勇氣",
或許菜市場阿嬤從沒有這麼深的思維,但卻輕易做到了;
或許愛智者苦苦追循,卻依然在輪迴中打轉,
"道"是該想的深嗎?

在我身上,其實花了相當多的氣力探索這些形而上,
不斷地回歸內在來找尋,偶爾轉念恍如隔世,偶爾卻覺精疲力盡...
有時候覺得,要的東西很純粹,但卻又在純粹裡被制約,
尤其總在夢裡驚醒的時候...